7/20/2011

三育国民型华文小学 [学校历史]

本校位于吉隆坡南部,离市中心约四公里新街场路的三水村内。 

一九四七年仲秋创校之初,一班当地热心人士,因鉴于本区(包括陈秀莲路。新街场路及金榜沙都一带)工厂林立,华人子弟众多,而附近却无华校之设, 因此,乃集商办学之事,遂由李汉章、李安、赖孔业。谢重光、何泉、罗启青、范为初、邱汉廷、刘澍恩等诸先生于是年各发起筹备。当时,格于经济环境,因陋就 简,租凭万隆油厂为临时校舍,乃于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五日成立,命名为“三育”。其实是德育、智育、体育,而其义则为:智、仁、勇。公推谢重光先生为董事 长,聘邱汉廷先生为首任校长,当时。学生谨七十余人。同年六月,邱校长离职,乃聘请罗启青先生为校长,校务与时俱进,翌年,学生已增至百余人。 

过后,来本校就读者日众,无奈校舍无法收容。董事部有迁校之议。集商议定后,乃迁至联新锡矿场内,兴建教室六间,尽量收容邻近儿童入学。此皆仰赖建校委员会翁慈敬、黄佛带、谢重光等诸先生之有力领导,方低于成。 

其时,正庆规模初具,校务循序渐进,不料于一九五一年冬,因邻屋失火,致遭回录之殃,损失甚重。斯时,幸获董教员生同心协力,输财筹措,始克重建。然不幸于翌年冬全部校舍又为暴风摧毁,斯时也,其情之惨,无甚于此焉! 

学校面临逆境而不气馁,罗启青校长不辞劳瘁,领导全体员生,以身作则,除出钱出力外,复向社会人士作将伯之呼,旅即获得热烈相应。在短期间,筹集义款,校舍又复重建。其时,全校皆改用铁柱,盖恐重遭暴风雨之也。 

正庆幸学子从兹求学有所,弦歌不辍。不料重建未及两载,莲新锡矿公司以采矿为由,来函逼迁,董事部同人当即召开紧急会议,磋商应变。复推派代表请求该公司 收回成命,惟未能如愿。旋即成立迁建校舍委员会,商量迁建事宜,由翁慈敬先生主其事。一面向政府申请新校址一面发动董教员生与社会人士解囊输财。斯时适值 市景萧条,经济已一蹶不振,筹措经费,倍觉困难,谨得五千余元,而新校舍之建筑费,约二万五千元之余,对比之下,相差甚巨。新校址蒙我国社会福利部长翁毓 麟先生与雪州议员李润添绘测师之协助,政府慨然批准,校址既得,却格于义款不足,无法动工。董事部同感认教育不可一日或辍,急谋重建。遂由翁慈敬先生与建 筑商傅宜廉先生商议,傅君见此情况,深为所感,慨然承诺先行兴建校舍。董事部尽付筹集之款,不敷之数,待建峻之后始陆续摊还,而现有之新校舍,方于一九五 六年春落尘埃。 

一九七五年,翁慈敬先生因年事已高,辞卸董事长之职,公推萧文锐先生接任;而罗启青校长于一九七七年四月已达退休之年,告别杏坛。教育局先后委任本校教师邱三和先生及黄其壁先生署理校政,至该年八月为止。 

本校属B型小学,随着罗启青先生荣休后,自一九七七年九月迄今,本校先后更换了六任校长,即:朱志明、苏福禄、刘翠洪(代)。叶威云。梁仕铭及现任的熊吉 祥校长。彼等任期有者4年,有着半载,虽是短暂,但对本校皆有贡献,理应志录于此。诸如:197、8年举办游艺会,义筹募学校设备及三机构活动基 金;1981年举办千人宴及徒步竞走,以购买校车;1988年举办三育行以筹募家教协会活动基金及今年三机构再度携手合作,如火如荼地展开筹款,以作重建 六间教室基金。 

在这期间,本校董事部、家教协会及校友会也更换了几位领导人。现任董事长为林金锋先生,家教协会主席陈玉先生及校友会主席周平旺先生,彼等对本校之发展,皆非常关注。 

本校原有校舍经有33年的历史。校舍为木材建成,今已显得残陋;尤其位于后座之教室,更发现木柱为白蚁所蛀,随时有倒塌之忧。本校三机构理事,有鉴及此, 立即紧急磋商,遂决定为了全校师生之安全,急需修饰。由董事长林金锋先生领导三机构成员,拨款七万元,作为重修六间残陋教室。由于预定经费约需十四万元, 除政府拨款外,尚不敷七万元。于是,本校三机构遂决定举办千人宴,售卖金砖卷及出版特刊等活动,以筹募不敷之数。此项活动,经由本年八月中旬展开,承蒙各 界人士,热烈支持,慷慨解囊,成绩令人鼓舞,深信可达致既定目标。另一方面,本校新教室,经已建峻,而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(星期三)上午十时,由 我国副教育教长云时进律师主持落成典礼。当晚,本校甲本坡巴生路天后宫,举办千人宴,并由我国房屋暨地方政府部长李金狮先生主持开幕,以志其盛。这一天, 是本校的一个具有历史性的伟大日子,因此,它将给予所有参与此项活动的人士,留下一个永恒的记忆。 

以上系根据校内所存的及前任校长罗启青先生所提供史料,摘其要首缀录成篇,挂一漏万,在所难免,敬祈关心本校人士原有之。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